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

[阿馨] 上海實習日誌-交通

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首都,因此交通運輸系統比起許多省份而言先進許多。在上海,可以搭乘計程車,中國人簡稱為打D,也就是搭乘的士的意思;也可以搭乘公車,或者是搭乘地鐵,原則上跟台北捷運系統一樣。不過中國人稱上述這兩項交通工具為『公交系統』。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,我足足笑了一分鐘,因為公共交通系統,簡稱為公交系統,實在不怎麼好聽。

如果來上海搭乘地鐵超過五次以上,又嫌每次購票麻煩的話,可以買一張公交卡。每張卡面額不太一樣,單視裡面儲值的金額多寡來定,不過有一個是固定的,也就是買卡得付上押金。舉例來說:170 元的儲值額+30元的押卡費=200元。當你不打算使用這張卡時,可以拿卡去服務臺退費,但要記住裡面如果還有剩錢的話,地鐵局可是不會把剩下的錢退給你的。之前上海還發行過一張不用押金的儲值卡,但現已停售了,所以如果要拿到這樣的卡,得向其他持卡人購買。也就是買二手的啦。這是在台北很難想像的,如果有人要拿用過的悠遊卡賣你,你肯定會給他一個白眼。

上海的交通平時還算順暢,但是一遇到上下班時間,肯定會讓我們這些生活在台灣的學生傻眼。簡單而言,中國雖然地大,但是人口可是直逼十三億啊。在上海,除了可以常見到外國人外,還能見到的特有景觀,便是到處都有人在排隊。所以上海的上下班時間,完全可以媲美輔大研究所考試當日的交通狀況,這種交通狀況也算是上海的特色吧。

上海交通還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,也就是很多路口都有交通管制員,這些管制員都是由國有企業退休下來的人所擔任,跟台灣的義交一樣,是志工身分。上海管制員的出現是為補上海交通警察不足的人力,他們負責指揮交通以外,也負責管控行人的通行。因為行人很常闖紅燈,為了交通秩序才有了交管員的出現。

第一次搭乘上海地鐵時,我著實被這裡的文化嚇傻。當天,地鐵上有一位外國人,看見一位老太太上車沒座位,於是主動起身讓座,正當屁股一離開座位時,座位旁的兩位中年夫婦便馬上一屁股的坐下去,絲毫不顧及老弱婦孺的需要,甚至身旁的其他人見狀了也不認為有錯。事後,台灣的朋友告訴我,讓座這件事在大陸是一件很奇怪的事,這裡的人都不會讓座,相反的他們會跟你搶座位。如果你讓座位給老弱婦孺,大家反倒會覺得你刻意做作。我想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台灣,搶座位的那對中年夫婦肯定會被大家指責,但這裡卻並不是如此。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中國人口太多,每個人每天都在競爭,都在擔心害怕受騙、擔心自己權益受損,鋤強扶弱這件事,最後便成為了口號。誠如我在上海常見的一句標語:『與文明同行 當個有文化的上海人』。文化還只是口號啊。

第二次搭乘地鐵的我,還是讓座給一位帶著小孩的媽媽了,畢竟我們的文化教育我,幫助別人為快樂之本。

上海公交卡


[原文連結]

沒有留言: